濱城區“一碼通”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平臺研發僅用時3小時! 探秘背后科技團隊

【發布時間:2020-03-04】

2月17日,濱城區全區開始實行“一碼通”掃碼通行制度。市民在出入小區及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所時需要使用手機掃描各單位的專屬二維碼進行登記。掃碼登記產生的數據將錄入濱城區“一碼通”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平臺,由公安機關統一管理。這種“無接觸”的“掃碼”登記方式既提高了通行效率,又有效避免了人員物品的接觸,還進一步加強了疫情溯源和監測工作,在全區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一碼通”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平臺的研發僅用了3個小時。為什么研發如此之快?從事研發工作的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帶著問題,記者來到山東遠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濱城區智慧物業疫情防控大數據中心。


公司在前期已研發出濱城區智慧物業管理系統,為疫情防控“一碼通”的快速上線奠定基礎

在山東遠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賈曰偉接待了記者。在前往平臺運維中心的途中,記者透過工作室的玻璃窗看到,一位軟件工程師正在使用筆記本電腦給一塊電路板上的芯片寫入程序。工程師周圍的桌上和身后的貨架上擺滿了被拆解開的電路板、電子屏、基站、模組、芯片以及各種零部件。“我們的工程師正在為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加裝熱成像傳感器,可以在人臉識別的同時檢測體溫,安裝成功后將進一步提升小區物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效率。”賈曰偉介紹說。

“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平臺的研發之所以這么快,是因為我們在前期早就研發出了一個強大的物業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叫濱城區智慧物業管理系統。公司是在這一系統的基礎上快速升級了客戶端,增添了疫情防控所需要的部分功能,搭建成了一個新平臺。”賈曰偉告訴記者。

濱城區智慧物業管理系統(幸福濱城管理系統)。

在運維中心,公司總經理郭傳雷向記者介紹了濱城區智慧物業管理系統的功能。它又叫“幸福濱城”管理系統,包括黨建引領、大數據中心、物聯智能、智慧住區、信用體系和便民服務六大板塊,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無線通信等新技術于一體,可統籌整理各類資源,實時同享各類信息,完成在線服務、在線監管、在線協同辦公、在線評估等工作,有效提高物業服務質量效率和監管水平,最大程度地滿足業主多元化需求。

系統實現了小區設施設備的互聯互通,且具備自我學習功能,給業主生活帶來便利

郭傳雷說,系統可將小區的監控、路燈、煙感報警器、消防栓、門禁、車閘、水質檢測儀等設施設備全部接入,實現各設備與系統的互聯互通。不僅如此,系統還具備自我學習的功能。例如,業主即便佩戴口罩出入小區,仍然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完成認證,這就是系統通過自我學習功能對業主的面部進行了相應的匹配。

的確,刷臉出入、智慧停車、智慧安防、在線報修、在線繳費……尤其在疫情期間,運用這些“智慧”之舉不僅可以減少業主與外界人員、物體接觸的頻率,還大大減少了奮斗在防疫一線的物業人員的工作壓力,更顯安全和高效。

在郭傳雷的介紹中,記者看到的是一個智慧社區的完整架構,是一個智慧城市的縮影。那么,這一系統如何實現小區內各種設備的互聯互通?郭傳雷又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公司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數據通信管理系統。

山東遠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軟件工程師正在給電路板上的芯片寫入程序。

公司自主研發物聯網數據通信管理系統,搭建起智慧城市所需的窄帶物聯網基礎環境

“物聯網數據通信管理系統支持基于LoRaWAN協議的數據交互,我們通過給各種設備加裝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傳感器,在傳感器中使用LoRa通訊模組,來將各種設備與系統進行連接,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和呈現。可以說,這個系統已經搭建好了建設智慧城市所需的窄帶物聯網基礎環境。”郭傳雷說。他介紹,公司所研發的物聯網數據通信管理系統已經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公司還配套研發了多種獨立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產品,為真正實現“智能智慧”“萬物互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保障。

“傳感器是發展物聯網、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和核心,也是物聯網采集數據的關鍵組件。所以,公司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就是研發智能傳感器,公司的定位就是物聯網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賈曰偉說。他告訴記者,經過近幾年的潛心研發和大量實驗,公司已經在物聯網領域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并且與中國通信建設集團、天津先進技術研究院、上海東方明珠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科研院所有合作關系。

“我們不僅要為濱州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更要為濱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濱州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持,為濱州的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賈曰偉說。